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降压药(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)

[6] 这里所说的欲,与孔子所说我欲仁,斯仁至矣之欲,其意义是相同的。

人的心灵归根到底被归结为理智之心、认识之心,其根本职能与作用就是认识自然,获得积极的知识,进而控制、主宰自然。中国哲学的实质内容是什么呢?就是通天人之际,这是具有永久价值的,因而是超时间的。

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降压药(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)

维特根斯坦对不可言说者只是保持沉默而不置可否。这一使命对现代社会同样是适用的。这些永久的价值,经过现代洗礼即解释之后,仍然能够保存下来,发挥其重要作用。他在写作贞元六书(即《新理学》《新事论》《新世训》《新原人》《新原道》《新知言》)时,反复强调两个问题,一是值此贞元之会,当绝续之交的社会变革,一是通天人之际,达古今之变的哲学问题。有了这种境界,人类就能够自觉地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,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,找到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地。

事实上,作为大全的自然界是不可分析的、不可言说的。但是,只有分析之后,才能知其不可分析。这所谓一体,就是共同构成生命的有机整体。

[5]《体用论》,第444页。但天道是靠人去完成,天德是靠人去实现,其所以能够完成、实现,就在于生生不已之天德赋予人而为生生之德。人之外无天,故完成天道、宏大天道唯在乎人之自成其能耳。因此,即使是从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来说,熊十力除了肯定本体是根源之外,更强调现象即功用、功能的意义和作用。

如果一切都储蓄得完完全全,哪还有什么创造?又何必强调功能? 我认为,如果要说熊十力哲学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,或者说能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的话,那么,最受影响或最能进行比较的,莫过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机体哲学。[19]实体自其太始以至无穷无尽的未来,无有不变动之时,易言之,即无有不变成为乾坤万象之时。

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降压药(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)

每一个小一是一小物,多数小一合成较大之物时,并不是混然揉作一团。易言之,本体流行,无有穷尽,无有停滞而已。这同怀特海用流动的能量概念取代静止的质料概念①具有同样的意义,更有利于说明过程哲学的特征。只有透过本体与功用的关系,才能说明什么是本体。

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人生价值不断失落的今天,重温熊十力哲学,将会得到极大的启示。就由体成用而言,心、物是大用之两方面,本非异体,亦不可有所分割归并。[69]《体用论》,第251页。[47]《体用论》,第121页。

[69] 一般认为,良知是从智上说,是一种自我呈现的本体智慧,即直觉。精神、心灵虽然是本体即自然所包含的重要因素,但它不是神,它是自然的即自己如此的,并不是有一个目的支配世界的发展、流转。

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降压药(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)

在这个问题上,熊十力不仅批判了佛教的幻空之论[8]、道家的虚无之论和无中生有之说[9],而且批判了西方的本体论,从而使他的哲学与西方本体论真正区别开来了。[60] 古代儒家,也是肯定饮食男女的,但是以男女爱情为人道之基,显然有现代自由恋爱的意思。

[16]《体用论》,第275页。古今言心灵作用者,都分为知情意三方面。圣人以万物为主,而以实体为万物之内在根据,不以实体为主,避免降低万物,将于万物发生坏的观想。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天待而人成[40],即认为天道、天德是靠人的主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而得以完成的。[72]《体用论》,第288页。但它又表现为万物各有其自力的现象世界,这个现象世界是真实存在的,因为它是表现整体的。

因此,他对目的性的问题抱一种谨慎的态度。这种区分实际上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分。

但熊十力所说的实体是指自然界之整体或宇宙全体,其中包含着众多事物的复杂性,而不是西方本体论意义上的单纯性。[2]《体用论》,第459页。

另一方面,要尊重万物,关心生命,实现仁德。[21]《体用论》,第266页。

熊十力的这种态度,似乎是跳过了现代哲学,但是就哲学形态和思维方式而言,确实具有重要意义。但是,只承认这一点,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。总之,熊十力虽然用实体说明本体,但他所说的实体,同西方传统的实体论是决然不同的。[32]《体用论》,第574页。

[45]《体用论》,第155页。将仁解释成用,既能说明其体用不二的特点,又能说明仁的生命活力及其现实作用,仁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与行为之中。

那么,究竟如何解释?只能说,熊十力所反对的,主要是超自然的神学目的论,这同他反对宗教神学是一致的。[2] 我们说熊十力哲学是本体论哲学,就是据此而言的。

人的德性即仁心的实现,就是与万物共休戚而不是伤害万物,与万物真正成为一体而不是相敌对。[10] 他在谈到他的为学三变时说,他最后变为穷原之学,深悟、深信万有之实体即万有自身,实体绝不是潜隐于万有背后,或超越乎万有之上,亦绝不是恒常不变、离物独存。

在这个问题上,熊十力不仅批评了西方的实体论哲学,而且批评了中国的佛教哲学和宋明儒学。智是返己之学,识是向外之学,要使二者结合起来,互相促进,才是本末一贯之学。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即实体,或者是精神实体如灵魂,或者是物质实体如质料,是单纯的、不可分的。[66]《体用论》,第288页。

如何处理人与万物的关系,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发展,是本源性的问题,又是人的德性修养的问题。万物一体说也是反对个人中心主义的(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就是个人中心主义),它提倡人与人、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,但是并不反对个人自由和自主性,而是尊重个人的自由和自主,甚至包括万物的个性和多样性。

这样,哲学既可资于科学而不至浮空,科学亦可资于哲学而有其统宗,径路殊而同于大通,岂不妙哉。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,易道广大悉备,其纲要在天人[39]。

[85]《体用论》,第548页。[71]《体用论》,第287页。

本文章为原创、翻译或编译,转载请注明来自瘴雨蛮烟网

网友点评
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